陸發改委:有信心將外部衝擊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2025/06/26 11:38:13) |
MoneyDJ新聞 2025-06-26 11:33:1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今(26)日於新聞發布會表示,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全球經貿穩定成長面臨挑戰,這些都會影響中國經濟平穩運行;但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見效,新的儲備政策陸續發布實施,有信心、有能力將外部衝擊的不確定性和不利影響降至最低,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李超指出,近期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分別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4個和0.2個百分點,而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維持整體穩定,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國際投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預測。 此外,李超表示,近日發改委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以工代賑加力擴圍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增收的行動方案,透過此項增量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去年11月以來,發改委聯合財政部下達2025年以工代賑中央專項投資165億元人民幣,支持地方實施以工代賑專案3,900多個,預計能夠解決38萬名困難群眾的就業增收問題。在此基礎上,此次行動方案提出,要新增安排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專案,對於重點群體較為集中的地區予以支援。 李超指出,此次行動方案的一大關鍵在於「提標」,意即將以工代賑勞務報酬占中央對項目投入的資金比例,由30%以上提高到40%以上,盡可能增加群眾務工收入。接下來,將加緊下達新增以工代賑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推動先前已下達計畫專案迅速形成實物工作量。與此同時,推動各地方最大程度挖掘以工代賑用工崗位規模,最大力度吸納當地困難群眾參與建設,最大幅度提高勞務報酬占中央投資比例,多種方式展開培訓、提高務工群眾技能。 另外,李超表示,目前中國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超過10億畝,耕地灌溉面積發展到10.8億多畝,顯著增強農業生產抗旱防澇減災能力,不斷打牢糧食安全的根基。在藏糧於技方面,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審定推廣一批高產優質適用品種,大力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截至去年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整體來看,今年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有保障;接下來將推動各地做好夏季田管、夏糧收購等後續工作,接續做好早稻、秋糧等生產,確保全年糧食穩產豐收。 |